艾游官方论坛

首页 » 『龙腾世界』 » 〖千言万语〗(交流区) » 欢度端午节 快乐齐分享
bc19910516 - 2011/6/5 18:19:00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过年或者过节 长大了以后就害怕过年过节!一过年过节就要送好多礼品出去;又是一笔钱!哎~我想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体会;怎么说呢;羊毛出在羊身上!我祝所有玩龙腾世界的朋友和所有龙腾世界的工作人员;节日快乐!所有有梦想的人;追梦的人;都能梦想成真;实现自己人生最大价值
第五大区  飞龙在天 纯浪哥哥
bc19910516 - 2011/6/5 18:26:00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过年或者过节 长大了以后就害怕过年过节!一过年过节就要送好多礼品出去;又是一笔钱!哎~我想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体会;怎么说呢;羊毛出在羊身上!我祝所有玩龙腾世界的朋友和所有龙腾世界的工作人员;节日快乐!所有有梦想的人;追梦的人;都能梦想成真;实现自己人生最大价值
第五大区  飞龙在天 纯浪哥哥
sunnyhuha - 2011/6/5 18:28:00
没看过赛龙舟,因为我是旱鸭子。不喜欢水类活动。。
没吃过粽子,因为对糯米有点过敏。。
但偶照样过端午。。。缅怀下屈原老祖宗,鄙视下韩国人,玩龙腾和工会的朋友们一起过网上端午。。一样开心~~~
龙腾一区
念奴娇
赤碧怀古
70级法师
chl54199 - 2011/6/5 18:28:00
吃粽子
玩龙腾
得七精
第五大区  斗破苍穹  角色:手握寂寞戳死你
plm123456 - 2011/6/5 18:36:00
听家乡的老者介绍,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当时屈原投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鱼吃掉他的尸体,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儿吃。      包粽子需要粽子皮和糯米。端午节这一天,许多人纷纷到山上去采摘新鲜的箬叶,有的人也用陈年的。我总是在家观看妈妈包粽子。首先,妈妈总是把采摘来的箬叶放入锅中煮一下,使它变的有弹性,在洗净糯米和赤豆,用酱油与其均匀搅拌,包的时候在放如火腿片和蜜枣。闻着作料的香味,我忍不住凑上去,真是沁人心脾。妈妈包的粽子各式各样:有四角的、三角的、四方的……包了满满一大脸盆。       终于到了煮粽子了,小孩子们总是向他们的妈妈唠叨着:“妈妈,熟了没有?”我也急切地盼望着美味的粽子出锅。趁着这煮粽子的时间,我已经在村中溜达好几遍了,想看看谁家的粽子最先熟。      粽子终于出锅了,小伙伴门都拿着自家煮的粽子一起**在村中央的大树下,相互交换着品尝,让大家都尝尝自家粽子的独特风味。      包粽子是那样的有趣,煮粽子是那样的漫长,吃粽子是那样的快乐。家乡的端午节,飘荡着粽子的香味,蕴涵着纯朴的民风,折射出村民门的热情好客,弥漫着浓浓的人情之美。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留给我的印象。      难忘家乡的端午节。
所在战区:第5大区
服务器名称:龙虎风云
角色名:夜雨飘飘¨
chl54199 - 2011/6/5 18:43:00
吃粽子
玩龙腾
得七精
第五大区  斗破苍穹  角色:手握寂寞戳死你
xz6663 - 2011/6/5 18:49:00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2011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第五大区  飞龙在天
65级行者  侧面xx
chl54199 - 2011/6/5 18:49:00
吃粽子
玩龙腾
得七精
第五大区  斗破苍穹  角色:手握寂寞戳死你
fashi901 - 2011/6/5 18:57:00
又到端午,怀恋小时候吃的粽子,里面包的不仅仅是糯米,还有奶奶的温情。


第3/4战区   峨眉山    角色:海啸A
chl54199 - 2011/6/5 19:02:00
吃粽子
玩龙腾
得七精
第五大区  斗破苍穹  角色:手握寂寞戳死你
bc19910516 - 2011/6/5 19:05:00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过年或者过节 长大了以后就害怕过年过节!一过年过节就要送好多礼品出去;又是一笔钱!哎~我想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体会;怎么说呢;羊毛出在羊身上!我祝所有玩龙腾世界的朋友和所有龙腾世界的工作人员;节日快乐!所有有梦想的人;追梦的人;都能梦想成真;实现自己人生最大价值
第五大区  飞龙在天 纯浪哥哥
chl54199 - 2011/6/5 19:06:00
吃粽子
玩龙腾
得七精
第五大区  斗破苍穹  角色:手握寂寞戳死你
plm123456 - 2011/6/5 19:09:00
听家乡的老者介绍,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当时屈原投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鱼吃掉他的尸体,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儿吃。      包粽子需要粽子皮和糯米。端午节这一天,许多人纷纷到山上去采摘新鲜的箬叶,有的人也用陈年的。我总是在家观看妈妈包粽子。首先,妈妈总是把采摘来的箬叶放入锅中煮一下,使它变的有弹性,在洗净糯米和赤豆,用酱油与其均匀搅拌,包的时候在放如火腿片和蜜枣。闻着作料的香味,我忍不住凑上去,真是沁人心脾。妈妈包的粽子各式各样:有四角的、三角的、四方的……包了满满一大脸盆。       终于到了煮粽子了,小孩子们总是向他们的妈妈唠叨着:“妈妈,熟了没有?”我也急切地盼望着美味的粽子出锅。趁着这煮粽子的时间,我已经在村中溜达好几遍了,想看看谁家的粽子最先熟。      粽子终于出锅了,小伙伴门都拿着自家煮的粽子一起**在村中央的大树下,相互交换着品尝,让大家都尝尝自家粽子的独特风味。      包粽子是那样的有趣,煮粽子是那样的漫长,吃粽子是那样的快乐。家乡的端午节,飘荡着粽子的香味,蕴涵着纯朴的民风,折射出村民门的热情好客,弥漫着浓浓的人情之美。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留给我的印象。      难忘家乡的端午节。
所在战区:第5大区
服务器名称:龙虎风云
角色名:夜雨飘飘¨
zhd3023629 - 2011/6/5 19:09:00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chl54199 - 2011/6/5 19:11:00
吃粽子
玩龙腾
得七精
第五大区  斗破苍穹  角色:手握寂寞戳死你
zhd3023629 - 2011/6/5 19:11:00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zhd3023629 - 2011/6/5 19:12:00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tp2011001 - 2011/6/5 19:13:00
家和睦,人似仙,潇洒走人间;酒当歌,曲轻弹,霓霞舞翩翩;花儿美,碧水涟,日月彩云间;梦成真,福禄全,祝愿开心每一天;祝端午节快乐
所在战区:第5大区
服务器名称:飞龙在天
角色名:彡灬终结
zhd3023629 - 2011/6/5 19:13:00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tp2011001 - 2011/6/5 19:14:00
家和睦,人似仙,潇洒走人间;酒当歌,曲轻弹,霓霞舞翩翩;花儿美,碧水涟,日月彩云间;梦成真,福禄全,祝愿开心每一天;祝端午节快乐
所在战区:第5大区
服务器名称:飞龙在天
角色名:彡灬终结
zhd3023629 - 2011/6/5 19:14:00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zhd3023629 - 2011/6/5 19:15:00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          
long666555 - 2011/6/5 19:16:00
粽香飘万里,世人皆欢颜,但是举国欢腾的日子里,在这浓郁的粽香飘逸的节日里,请不要忘记那些已经离去的我们的亲人们,嘱咐他们在天堂里一样节日快乐~!
第5大区。飞龙在天 夜、暧昧
zhd3023629 - 2011/6/5 19:17:00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zhd3023629 - 2011/6/5 19:19:00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qq100151088 - 2011/6/5 19:20:00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回短信,不然粽子噎着你!端...
一区   黄浦江  小宝
zhd3023629 - 2011/6/5 19:20:00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zhd3023629 - 2011/6/5 19:22:00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qq100151088 - 2011/6/5 19:23:00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回短信,不然粽子噎着你!端...
一区   黄浦江  小宝
zhd3023629 - 2011/6/5 19:23:00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在古代,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在明、清以后,在我的家乡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虏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此说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却输入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家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等。城市人杂,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我的家乡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人则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粘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我的家乡处于收打小麦阶段,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常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我们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昧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在家乡我们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也有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也有一些乡村,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总之,在我的家乡一定会度过一个多姿多采的端午节!相信其他玩家的家乡欢度端午节也是各有特色的吧!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玩家和龙腾游戏端午节快乐!


      第一大区,                百鸟朝凤,                    血漪女王
«7677787980818283»
查看完整版本: 欢度端午节 快乐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