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原产地铁观音,全国货到付款.铁观音茶农直销[url=http://www.938188.com/]http://www.938188.com/[/url]一斤也是批发价。 去年广东凉茶产销破600万吨,今年预计增幅高于30%,继续向省外扩张 “省财政应该拨专款资金重点扶持广东凉茶的发展。”广东省**委员、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近日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省**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建议。由原来30万吨的产销量跃升至2008年的600多万吨,广东凉茶在短短几年时间急速膨胀20倍,其增长速度让食品饮料业惊讶。高速发展的凉茶行业其行业标准制定的推进也引起了**委员密切关注。 这从侧面反映出壮大发展的凉茶行业所受到的关注度在逐步提升。在张俊修看来,今年凉茶行业依旧会保持30%以上的增长幅度。尽管如此,广东作为整个凉茶产业的大本营,多个凉茶企业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已经感觉到了广东消费市场竞争的压力。“广东消费市场已经显现出饱和的迹象。”如何更快地向外走或是广东凉茶今年的一个重要命题。
关注1 广东凉茶有市场但能力不够 “凉茶行业现在是有市场,但能力不够。”有**委员、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双重身份的张俊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在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凉茶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们希望**能支持广东凉茶企业的发展,

,支持广东凉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关注2 凉茶行业标准的推进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乳制品市场爆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使得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纵观凉茶行业,自从2007年业界热议《植物饮料(含凉茶)》(征求意见稿)之后,凉茶标准一直悬而未决。 在两会上,广东省**委员黄振龙董事长黄富强就十分关注凉茶行业标准的推进。黄富强指出,为成熟行业的标志——“行业标准”的缺失使得有关部门对凉茶业的质量监测和管理无从下手,难以落实到位。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有效、公正的行业标准,规范和推动凉茶市场的健康发展。 另外,他建议,广东制定地方标准后尽快上报国家标准化办公室,形成凉茶国家标准,同时加强宣传,让消费者能充分认识凉茶,避免在凉茶标准缺失的情况下,致使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混淆的问题困扰消费者。 就凉茶标准问题,张俊修就表示,目前标准的问题还不至于阻碍凉茶的生产。他指出,广东凉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特殊产品,其配方受保护不能改变,不会因标准而改变其原辅材料,因此可做安全的标准。目前配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凉茶企业都在按自己企业的标准执行,鉴于凉茶无需添加剂,因此企业要控制好重金属、细菌、致病菌等不可逾越的指标。 现状 产销增幅超30% 突破600万吨 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包括汽车、房地产等多个行业一片萧条,不过凉茶去年的市场依然可以用“火爆”两字形容。“去年广东凉茶产销量达到600多万吨。”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从2006年凉茶申遗成功后,凉茶近年的产销量增长一直保持在30%~50%之间。 “2010年~2011年,凉茶产销量可超可口可乐全球销量。目前全国凉茶铺有1万多家,明年可达2万家,这个数字将超越星巴克在全球的店面数。”张俊修表示。从这些统计数据来看,凉茶已经成为食品产业主要利润和税收贡献点之一。 “2009年依旧是凉茶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预计产销量增幅还可继续保持在30%以上。”对于凉茶今年的发展,张俊修十分自信地告诉记者。 价格 趋于稳定但压力仍很大 尽管目前凉茶在市面上售价比较稳定,但从去年开始,原材料、人员成本的激增还是让凉茶企业们倍感压力。糖、草药等原材料的价格在去年攀升了不少,有些草药甚至翻了几番。去年10月,10年未调整过价格的黄振龙终于也抵不过物价、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涨,对旗下产品全面提价。此外也有部分凉茶铺针对个别产品提价。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