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返回列表 «3233343536373839» / 7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区一代天骄人物裁图:九天圣剑,强撼如斯 [复制链接]

701#

234
TOP
702#

34234324234
TOP
703#

dfsfsfsdf
TOP
704#

回复 1# 看你有点帅 的帖子

hjkjy
TOP
705#

5555
TOP
706#

TOP
707#

看下什么情况先
TOP
708#

sssssssssssssssssssssss
TOP
709#

....
TOP
710#

111
TOP
711#

TOP
712#

这是我2008年12月为北京社区医生开展的健康科普人际传播能力培训班就如何准备/讲授一堂健康科普课讲课的录音整理稿,请各位朋友指正.
二、我是如何准备和讲授一堂健康科普课的?
张老师给我出的题目如何准备和讲授一堂健康科普课.我觉得我的火候还没有到那个水平,所以我在没有征得他的同意的情况下,在"如何准备/讲授一堂健康科普课的"的前面加了"我是"两个字.也就是说,我讲的是我个人的经验,不一定都对.这是我个人的经验,错误难免,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过,我还要声明一下,这个声明很重要.我不认为我自己是最好的健康科普老师,但是,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勇敢的健康科普学生.为什么我说我比较勇敢呢?因为我敢站在这里和大家来探讨、敢于在这里班门弄斧.你们都是在第一线,知道应该给老百姓讲什么,你们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讲座.我的目的就是和大家一起来切磋科普讲课的体会,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促进科普.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总是要有人先拿出来,示示范、讲一讲,给人家点评,谁都不讲,没有点评的对象.我把我的一些经验体会拿出来大家看.行就接受,不行讨论一下也许会有前车之鉴.大家兴许就能从中学到一点东西.也就是说,在座的都是评委,我是来答辩的,从这样的角度,希望你们能用挑剔的眼光来听这个课,这一点对大家都有好处.因为我讲的课,你没心听,那白白浪费了你们的时间,我也在浪费时间.你们再挑剔一点,我这个讲的到底对不对?你就琢磨了,你琢磨了,你肯定是学到一些东西进去了,就不浪费你的时间了,这一小时的时间至少不浪费.而且你挑剔我就想,他这个讲的是有道理,我下次改改,我就进步了,所以这个对大家都好.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是在参与方面要做个勇敢的评委.
我要谢谢张老师,要谢谢各位老师给我学习和切磋的机会,从现在开始我是一个学生,你们是我的老师,你们在这里评论我讲的如何,评头品足,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样地话,你们才能真正学到你们想学的东西,也能真正起到切磋的目的.
(一) 教学的方式本身也就是我们教学的内容
彼得.特鲁克,在座的有多少人听过这个名字?没听过?彼得.特鲁克,这个人,你如果问学过MBA的人,如果没听过这个人的话,你就要怀疑他这个MBA是假造的,是买的.为什么呢?彼得.特鲁克是世界上唯一的、公认的管理大师.
很多学科都有很多很多很厉害的人,像我们医学界你能讲出来一个人最厉害吗?你讲不出.你就知道一堆人厉害.这个管理学比医学还复杂,居然能够公认这个人最厉害,没有人比他厉害.到东单、西单新华书店管理那一栏里面,可以看到一系列的书是彼得.特鲁克写的.他写了一大堆管理学方面的书.
他有一本书叫《旁观者》,不是管理学著作,是讲他从幼儿园开始,老师教他怎么好好上课,写他一辈子生活经历,他个人认为他这本书写的是最好.假如你们有兴趣的话,建议你们买来看看,《旁观者》.这本书写的非常好.他讲的道理很深刻,他讲故事.他讲他幼儿园第一个老师怎么样,第二个老师怎么样.他里面讲了这么几句话,我觉得对于我们做科普也好,或者做老师也好,都是很有启发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l 所谓正确的方法就是去找出有效的方法,并寻求可以做到的人.
l 没有做法完全相同的两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l 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 how we learn is also what we learn. 我们教学的方式本身也就是我们教学的内容.
摘自DRUCKER《旁观者》
第一,所谓正确的方法,就是去找出有效的方法,并寻求可以做到的人.
什么叫正确?正确就是有效.而且还要找到能够使用这种方法的人.
第二,没有做法完全相同的两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大家都知道,好的老师有自己的授课方式.其实,不管好的差的,每个老师的授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敢在这里讲,肯定我跟你们不一样,跟每个人都不一样.我相信你们至少做了十年以上的学生,你们见过的老师至少有一百个、两百个以上的不止.你能想的出两个老师讲课完全一样吗?没有的.所以这是克服紧张情绪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我讲的是我的风格,我这个东西没有对错的,只不过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就好像做人一样,你不能做和别人完全一样的人.你这样想的话,你就会在做事情时做的很舒服.
第三,教学的方式本身,也就是我们教学的内容.这句话,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 how we learn is also what we learn.真的要好好地想想,今天中国教育制度糟糕就在糟糕在这里.一天到晚教我们的学生背.所以不少学生学出来就知道背,不知道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最麻烦的事情.其实我们教学生怎么教?你想想,如果我给你们教运动,我光坐在那里讲,教的是运动吗?教运动就要像XXX那样去示范健身动作.来,大家站起来(做健身动作).所以教学方式很重要.你教什么东西,你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搞清楚.然后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教,所以我个人感到现在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很成问题的.我后面会评论的.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这句话没有搞明白,教学方式的本身,就是教学的内容.我们搞健康教育的话,如果不是按健康教育的内容来实践的话,不行.
就像我们协和医院一个看小儿肥胖的一个医生,跟我也是好朋友,我们叫他胖胖.他那天跟我讲个笑话,他那天在儿童肥胖门诊,妈妈带一个胖孩子进来,走到**,孩子说:"妈妈,那个看肥胖的大夫比我还胖".我们讲健康,自己一定要健康.你站在台上一定要给人家一个印象很健康.大声讲很重要.如果给人家讲课声音"软不拉及",中气不足,给人家的印象就不健康,你怎么能讲好健康?讲健康的人,首先要有活力,你才能够让大家吸引过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方式本身,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而且这一点是比教学内容本身还要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条.为什么?你们每个人都做过很多年学生.我做了二十几年的学生学校,当然,现在还是学生,不过没有在学校注册.你现在记得住哪个老师讲课讲的最好吗?你想想你这一辈子有没有讲的最好的老师,有的.你记得住他/她讲的好的那堂课讲的什么内容吗?恐怕很少有人能记住.你就记住他/她讲的好.
就像我今天在这里讲,假如你觉得我讲的好的话,你就记住这老师讲的好,以后你是很难记住我讲的什么内容的.过不了半年你肯定回忆不起来了,你就知道我讲的好.所以教学方式非常重要就在这里.他觉得你讲的好,当时就记住你讲的几句话,回去就做了,那你就发挥了作用.你讲课为了什么?为了影响人.是不是?传播的东西就是为了影响人.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 健康科普讲座备课和讲座应注意的问题
l 讲什么?
l 怎么讲?
l 用什么材料和方式?
l 怎么掌握课堂和时间?
1. 讲什么?
凡事都是纲举目张.首先要琢磨,备课是很重要的.备课不一定能保证讲好,不备课肯定讲不好.当然备课不一定非要坐在那里备,脑子里过一遍也行,因人而异.我老是讲,后面我还会强调:你要给人家一杯水,你自己肚子里至少有六杯水.这几年讲课讲多了,经常有人找我讲讲课.什么题目都有.物流也让我讲,销售也让我讲.我说我讲不了.你不是学了MBA了吗?是学了MBA,但我说我对物流的了解只有一杯水,或者半杯水,这是不能讲的.没有能力.你至少要有六杯水才可以去讲.但是,假如人家给我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我琢磨我有三杯水的话,银枫家园 3室2厅2卫137.33平112万净 在2层 无贷,装修,可以考虑.三个月时间是可以再灌三杯水进去的.只有一杯水的东西,千万不要去讲.因为一个人信誉的建立需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但是毁灭信誉,一秒钟就够了,就毁灭了.所以不要去讲你半懂不懂的东西,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每个成人每天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两个字,选择.
长大以后,每天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必须随时随地做出选择.但是,造物主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一天24个小时.而且这24个小时至少有一半时间是你想偷工减料都做不到的.为什么?你总是要吃饭的,吃饭是不能省的.睡觉能省吗?也是不能省的.所以你真正的时间一天也就十来个小时.十几个小时,有人就想,是否可以现在牺牲一点,以后再补回来?我今天熬了夜,我明天必须要睡够.不睡够的话,我就不行的.生物钟摆在那里,所以你一定要选择.比如说我今天可能有十样事要做,我觉得在这里讲课交流,我还能学到东西,这是符合我的价值观,所以我愿意选择这个事情,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科普经验.我们每个人刚开始有讲课机会可能稀里糊涂去讲,但是讲过几次以后,就应该开始琢磨这个东西了.要有所选择.一杯水的时候不要去讲,要讲自己最熟悉的,这点非常重要.
讲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是讲什么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根据内容决定从那个角度来确定讲什么的重点.今天我们就从从科普的角度来讨论讲什么的重点?
什么是健康科普讲座讲什么的重点?我想了几天.大家说说健康科普讲座重点应该讲什么?
【听众女:讲个人关心的问题.】
还有呢?
【听众男:健康,关心健康的问题.】
还有什么?
【听众女:讲点共性的普遍的东西.】
还有呢?
【听众女:居民关心的问题.】
好,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居民关心的问题.还有没有?
你们讲的都对,这里面应该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一样.
我觉得重点应该讲什么呢?我个人认为:第一,健康科普我们肯定要讲健康.第二呢我们要讲科学,第三我们要讲普及.
我很欣赏一句话,我也觉得很重要,愿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就是美军生存手册里的一句话,美国军人单独被派出去,每个人装一个包包,一本小册子,它叫做《美军生存手册》.比如说在越南飞机被打下来了,掉在丛林中,谁都不认识,他一个人也出不来,他怎么活下来,手册就教你怎么吃虫子,怎么喝自己的**,活下来.它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凡是重要的事情都是简单的.我再说一遍,新开魔域**,凡是重要的事情都是简单的.我活了这么多年,我仔细琢磨一下还真是这样.所有搞的很复杂的事情,我听不懂,搞不明白,对我来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事情一定是简单的.比如说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吃饭.我们不吃就要饿死.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实现什么伟大理想,而是人生每天都必须做的无件事:吃、喝、拉、撒、睡.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我们讲健康科普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首先你要讲健康,不是健康的东西你不要去讲.有的人就犯了这个最基本的错误,讲的是不健康的东西.如果要钻牛角尖的话,其实现在许多人讲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科普讲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科普讲座,而是医学普及讲座.
第二讲科学.在今天的中国,我尤其要强调讲科学.因为现在不少所谓讲健康科普讲座的人,讲不科学的东西太多了.包括今天市面上销售得最好的几本书.这几年讲的不科学的东西太多了.包括脑XX,XX核酸,感冒打吊针等,hh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东西,因为可以卖钱,就可以不顾良心去讲了.但是如果你要真正讲健康科普,你就一定要讲科学,你不讲科学的话,那就不是普及科学了,而是在普及"不科学"了,只能叫做"不健康"讲座,而不是健康讲座.
第三你要讲普及.什么叫普及呢?也就是说你讲的内容是老百姓关心并能明白的.光有老百姓关心还不行,还要老百姓能听得懂.我们观察到有的人讲的内容是老百姓关心的,但讲出来老百姓听不懂.老百姓能不能听懂得这点非常重要.
大家有志搞科普,我觉得老百姓关心很重要,老百姓能不能听懂比老百姓关不关心更重要.这点我体会特别深刻.我也是我为什么走上科普这条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说起来,我要感谢我的母亲.
很有意思,我走上医学科普这条路,或者健康科普这条路是被我妈妈"骂"出来的.怎么回事?当年,我妈妈肾有问题.经常腰不舒服,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我考上中山医科大学后,第一年回家过暑假,我妈很高兴,说,现在好了,我儿子是全国重点医科大学的学生了.我这个腰不舒服,医生说是肾有病.你给我讲讲怎么回事.这是我妈最关心的问题.从小我妈就最疼我,我也很爱我妈.我当然愿意将我知道的全告诉我妈了.吃完晚饭,从6点钟开始一口气讲到9点多钟.从肾小管,肾小球,讲到肾盂、输**管,解剖、组胚,讲了一大堆,我讲的十分详细,非常科学.但是,我讲完之后,你知道我妈说什么?她说,完了,我这儿子没了.我说怎么没了?她说,你讲的话我都听不懂了!
我**话对我刺激实在太大了!当时我想了很多,很多.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学医到底为什么?帮助人是医生的天职.医生有的时候可以治愈疾病,(治愈其实和治好并不完全相同.大伤口愈合了还会有疤痕),经常做的是帮助病人(通过科学信息和一些医疗手段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永远做的事安慰病人(通过科学信息和人文关怀使病人能恢复信心,战胜病魔,减少痛苦,走得愉快).所有的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被帮助对象听得懂的基础上.如果最亲最爱的人都听不懂,那还有可能真正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吗?
9月份再回到学校里面我的学习就和原来不一样了.因为我原来做过赤脚医生,上医学课,当时读得比较轻松.所以老师在上面讲,我就在下面琢磨,尤其是碰到新的概念,我就琢磨这句话如果要讲给我妈听,怎么讲她才能听的懂.几年下来,开始见习和实习的时候,有时我居然比有的老师还受欢迎.为什么?我讲出来的话病人听得懂.我们都知道现在有的医生,做得时间越长,讲出来的话越没人听得懂.这是很遗憾的事情.他有他的道理,自己的专业,在专业内用术语便于提高交流效率.我在自己的专业内交流也可以讲一些其他专业的人听不懂的东西.但是我们做科普一定要记住,我们讲的东西一定要人听得懂,这点是很重要的.否则,讲得再科学也没有用.
我刚才讲了,讲健康科普最主要考虑三个问题:讲和健康相关的内容、讲正确的科学知识,没有科学根据的不讲,讲的时候不要忘了"普及",普及就是要"下里巴人"喜闻乐见,普及不是做学术报告,不能脑子了只想到"阳春白雪".
下面,现在我着重和大家讨论几个基本的概念问题,因为凡是重要的都是简单的.基本概念很重要,也很简单.这几个概念是我们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的.但是,要完整准确地说出来,并不容易,就像我们许多人在医疗卫生行业干了大半辈子,并不能讲清楚什么是医学一样.这个这几个基本概念是: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普及?普及我刚才谈了一下了.那么什么是健康?大家说什么是健康?
回答:没有病就是健康.
回答:心理和社会健康.
心理和社会健康,人际关系和谐,对了.看来大家都有很深厚的功底的.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的时候,在宪章中写明的一句话:健康是一种完整的躯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定义是三维的: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状况.在座的不妨拿这个标准来对照一下自己的状况,哪位敢说自己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我看到摇头的.对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明白这一点,您就知道亚健康在科学上是站不住的.
现在市面上到处都讲在亚健康,其实就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我发现亚健康引用最多的一个数据是找不到出处的.那个数据我相信你们关心亚健康的人都知道,就是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5%的人是健康的,75%的人属于亚健康,20%的人是有病的.好,到哪儿去找那5%的健康人?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如果它是用的张超老师的标准,它肯定是要注明的.没有注明用人家的健康标准,那么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肯定用的是自己的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自己的标准有完全健康的人吗?是没有的.没有的话就是所有的人就只有两类,亚健康的人或病人.也就是说,只要你没病.不管做什么努力,还是亚健康.只有一条路可以摘掉亚健康的"坏分子"帽子,就是病了.你说这能科学吗?把这个道理一搞清楚了你就知道这些貌似正确的东西其实是在糊人的.现在我们周围有一种现象,就是打着科学的名义,打着权威的名义来,打着世界卫生组织的名义来兜售假货.比如说,有人写文章说世界卫生组织在90年代修改了健康定义,加了一个"道德健康",【转载】家教同人文《Some Day》(5927前世今生)-下,这也是不正确的,是拉大旗做虎皮.为什么呢?
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有192个国家是他的成员国.其中,成员国如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成员国如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可能一样吗?不可能的.在美国在怀孕早期打胎都是不道德的;在中国,中期终止妊娠有时也是一种必要的计划生育手段.这两个国家坐在一块能够就道德健康达成共识吗?你说张三的道德健康标准或李四的道德健康标准都是是可能的,但是你说世界卫生组织的道德健康标准,那就很不靠谱了.
第二, 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你可以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网站( is the WHO definition of health?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The bibliographic citation for this definition is: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Conference, New York, 19 June - 22 July 1946; signed on 22 July 1946 b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61 States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o. 2, p. 100) and entered into force on 7 April 1948. The definition has not been amended since 1948.最后一句"This definition has not been amended since 1948" 翻成中文就是"这个定义从1948年以来从来没有修改过."
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和我们原来知识体系不一样的新提法,新概念,我建议大家动脑筋思考一下,符合不符合科学常识,后面有没有什么经济利益.不动脑筋拿来就说很危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无意地中了人家的圈套了.
理解概念就是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理解了概念你就不会讲一些自己都搞不清的内容.往往自己都搞不清的内容会混淆视听,被人利用.比如说宣传亚健康谁最得利,某些所谓的"保健品"公司最得利.几个月可以卖出一亿多元钱的保健品.因为大家都是"亚健康",又没有其他方法能摘掉"亚健康"的帽子,中国又有个"食补"的文化传统,自然是吃"保健品"最好了,既省事又省心.人家有目的,我们不要傻乎乎给人家拿去卖掉了,还要帮他数钱.你就抓住这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否则,我们好心去讲科普,做的应该是好事情,却被人家利用了.
我现在还搞不清楚,还没有琢磨清楚,那些到处宣传道德健康标准的有什么商业利益在里面,或者有其他什么利益在里面,我不知道.但是亚健康一看就知道,我跟中国搞亚健康的顶尖专家在一块讨论,他们也承认亚健康被保健品公司利用的很厉害了.学术争论没问题,但是做健康科普一个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科学上有争议的东西,我们不能肯定地去宣传,要么不要讲,要讲的话一定要指出这是有争议的,这是一个做人的底线问题.
大家现在应该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定义是理想的,没有多少可操作性.那么有没有可操作的定义呢?有的.38年之后,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和世界上其他相关组织的专家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开了个首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这个大会发了个宣言,叫渥太华宣言.在渥太华宣言中给健康下了这么一个定义:"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我们知道,电是资源,有人管;水是资源,有人管;钱是资源,我们每个人都在管.健康是资源,所以健康也要管理.怎么管理?通过提供科学信息来帮助他,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找到它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科学的手段去除它.这就是健康管理.这也是我们做健康教育,做健康科普讲座的目的.如果能理解这一点,下面就很简单了.我个人认为健康科普讲座应该讲健康,不应该光讲疾病.
如果我们统计一下,中国做健康科普的或者在书店里面放在健康科普那个栏里面的,我敢担保80%的内容是疾病科普,不是健康科普.而疾病科普要不要呢?要,但我个人认为比例太高了,引导方向有问题.为什么我讲比例太高了呢?因为人群中只有20%的人有病,80%的人是相对健康的,但身上有健康危险因素,不去除的话早晚要得病.为什么要等到病了再去处理,不在没病的时候去预防呢?原来我们不知道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近60年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了.我们应该大力向老百姓宣传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不能光讲疾病,新开奇迹**,更不应该专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医生的事,老百姓不需要知道诊断和治疗的具体细节.有兴趣了解的人可以去看医书,跟我们一样.我们把它拿过来再讲,讲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浪费.为什么?打个比方,短小精悍的力量,讲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你讲一大堆,讲大三阳,小三阳,老百姓是很难理解的,也没有任何指导作用.老百姓应该知道是张医生好,还是李医生好,怎么来判断哪个医生好.至于大三阳,小三阳的临床意义,让医生去和肝炎病人解释好了.(当然,如果是面对肝炎病人听众,讲讲也可以,但不需要讲具体用什么药,用多少剂量)完全没有必要让不是肝炎病人的人去了解怎么诊断和治疗肝炎.不是肝炎病人的人要了解的是得肝炎的危险有多大,怎么预防.即使我们要讲疾病的话,也应该讲疾病的预防和疾病的管理.怎么来管理疾病,而不是诊断和治疗疾病.
打个比方说,糖**病的科普,我认为不需要向普通老百姓讲一大堆糖**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那些东西不要说老百姓,像我们这种学医的不是做那个专科的,也记不住,也经常搞糊涂了.你给他讲那些东西是没有多少用途的.应该给普通老百姓讲糖**病应该怎么预防,应该怎么注意吃,讲糖**病应该怎么管理,讲得了糖**病以后,不但应该吃药,还应该注意生活方式,还要注意应该选什么样的鞋,什么样的袜子.因为病人如果是汗脚的话,袜子选的不好的话,容易烂脚,发生糖**病的并发症.我觉得我们现在大部分的讲座太强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了,应该多讲预防和控制.当然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初期阶段可以引起有病的老百姓注意,更容易调动有病的人的积极性,作为一个切入点是可以的.但是一直只讲疾病肯定是不对的,为什么是不对的?大家可以看看这幅图(7-1.)
人群中大多数是相对健康的人群.像我们在座的都是属于相对健康,低危险或中危险的状况.如果不注意的话,会进入中危险或高危险状况;再不注意的话就进入高危险或临床的状况;再不注意的话,就会出现临床或大病症状.那么,什么是低危险,中危险或高危险呢?按照国际学术界的惯例,一个人身上有零到两个健康危险因素,就是低危险状况;如果有三到四个危险因素,就是中危险状况;如果有五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就是高危险状况.那么,什么是健康危险因素呢?健康危险因素就是所有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等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不远动,压力,熬夜,年龄,性别,到医院看错病,吃错药,这几年吃了三鹿奶粉,等等.我们在座的每个人身上都至少有1个以上的健康危险因素.那拿我自己说,我昨天晚上2点睡觉,这就是一个健康危险因素.为什么熬夜是健康危险因素?大家知道脑X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晚上12点钟才分泌的,像我昨天晚上2点钟睡,我分泌少了,我今天内分泌就肯定有点失调.所以那就是危险因素,你怎么来去掉这个危险因素?就是想办法调整你的睡眠时间.那么两到四个就是中危险,什么叫两到四个,假如我经常熬夜,再加上抽烟,加上喝酒,我就是有三个危险因素了.那么高危险是什么呢?你有五个以上,除了熬夜、除了抽烟、喝酒之外,你还有高血脂,还有高血压,这就是高危险.像我至少就属于中危险.这些很简单.我们做科普讲座是应该讲这些东西.
真正在整个人群中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其实只占1%左右,但用了40%的卫生资源.患慢**的人占19%左右,用了30%的卫生资源.剩下的80%的人是相对健康的,有时候有一点小毛病是可以恢复的.可是这8...
TOP
713#

TOP
714#

eff
TOP
715#

999
TOP
716#

111111111111111111
TOP
717#

0100
TOP
718#

00
TOP
719#

真的?

TOP
720#

456

654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