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门罗栎
|
1#
t
T
发表于 2010-11-25 13:03
|只看楼主
是否因为彼此的不完美,才会在一起?世界是否因不完美才如此美丽?面对不完美是选择指责还是选择包容?想不明,让它如风转贴: 奇诺之旅 一个旅行者 奇诺,还有他的知己,一路陪同的摩托--艾鲁美斯 “如果看到飞鸟,人会向往着旅行吧” “这是谁说的” “忘记了” 奇诺在每个国家只兜留三天,仅仅三天,已经足够了,因为她并不想去干涉他人的思想,也不想看到过多的悲哀,哪怕是喜悦,只要留在心里就行了。 能知道别人痛苦的国家。 人如果知道别人的痛苦,就能减少对他人的伤害,至少人都这么认为。 这个国家,每个人都能看到他人心里的痛苦。 但他们却彼此躲着对方,不敢出门,因为知道了对方的痛苦,同样会把自己的痛苦传达给对方,哪怕是一点的反感,自己的懦弱,自私,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对方面前,因此也增加了彼此的创伤和隔阂。 “不留下来吗” “不用了” 住下来了,就不是旅人了。 “希望你一直活着”大概他是这么说的。 “谢谢” 虽然彼此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是简单的言语却使人倍感轻松。 世界因不完美而完美。 奇诺为了救助三个饥饿的人,杀了兔子,给他们做了可口的晚餐。 作为回报,他们送了他戒指。 为了拯救他人,而杀死了兔子,虽然不是为自己的所需,其实是因为同为人类的关系吧,舍弃了兔子救了人。 但是他们仍然背叛了奇诺。 “你可以把我们视为狼,狼有狼的生存方式。” 奇诺杀死了三个她救过的人。 虽然后悔。 但这种事的发生并不奇怪,因为我们是人类。 一个国王让一个快乐的吟游诗人作一受悲伤的诗。 但是从不知悲伤为何物的他,如何能吟出发自内心的悲伤? 离宣告之日还有19天,他还是毫无进展,他为此痛苦着。 直到宣告之日的前一天,妻子为了让他感受到痛苦,用利刃划破了自己的脖子。 极度悲伤的他不停地吟着那首充满悲伤的诗,这个国家由此被悲伤拢罩。 直到他死去,人们以为能就此摆脱悲伤。 但是这首诗从他14岁的女儿口中继续传出。 由此人们每年选出一名14岁的口才好的女孩继续传颂着这份悲伤,直到不知过了几代。 “当宣告之日至第19个冷月渡过后,世界将和黎明一同消失,除了打破绿色的盘子,我们还能做什么。” 这诗也传到了远方的国家,被作为世界末日的预言,为人信奉。 预言是否真的,谁也不敢说,为此,他们不得不相信所有可以挽回的理由。 因为自己的希望需要寄托啊。 在大人的国家,人到了12岁就会作一个手术,成为大人。 大人,无论遇到什么讨厌的事都能够笑脸相对。 一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国家,遇到了这个女孩。 “我叫奇诺” “是一个旅行者” “如果看到飞鸟,人会向往着旅行吧” “以前听人说过” 无论遇到什么讨厌的事都能够笑脸相对,这就是大人吗? 摩托要是没有驾驶者,就会失去平衡。 所以驾驶者负责掌握平衡,摩托负责开动。 这就是互助的关系。 她开始明白了,成为大人并不代表什么。 但这也使她差点丧命,因为在这个国家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 旅行者代替了她而死去了,这也使她摆脱了不幸。 而她继承着他的意志成为了旅行者。 从此刻起,她成了奇诺。
|